行风建设
【行风专栏】医路仁心映芳华 守护最美“夕阳红”——二月最美医师老年医学一科 王瑾瑾
时间:2025-03-26
【字体:
手机阅读

老年医学一科王瑾瑾

“大爷,咱们少食多餐,慢慢来。”“多出去晒晒太阳,对身体好。”“这个药是这样吃的,我帮您!”……走进河南省职工医院老年医学科一科,总能听到这样温暖的话语。医生们轻声细语,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耐心地询问、细心地指导、温柔地鼓励。在这里,医者仁心,化作点点星光,照亮了每一位老年患者的生命旅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逐渐衰老,身体机能也会逐渐衰退,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多种慢性疾病。”老年医学科一科王瑾瑾医生表示,与其他专科医生相比,老年医学科的医生面对的往往是多种疾病共存、甚至存在治疗矛盾的老年患者。老年医学科医生不仅要掌握老年高发疾病的专业知识及综合评估,还要熟悉内分泌、心血管、神经内科等多个专业领域,真正做到“专而全”。

去年12月,一位80多岁的患者因饮水呛咳引发了吸入性肺炎,出现发热,咳嗽不止,呼吸艰难,仿佛每一次呼吸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王瑾瑾医生接诊后,立即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每天按时输液、服药、排痰等治疗措施,老人的咳嗽逐渐减轻,呼吸也顺畅了许多,病情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人们稍感安慰时,再掀起一阵波澜。入院第三天,老人突然走路不稳,肢体无力。王瑾瑾医生心里一紧,立刻为他安排了详细检查。结果令人心头沉重——急性脑梗,看着老人虚弱的模样,王医生眉头紧锁,但很快镇定下来。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脑梗范围较小,决定采用保守的药物治疗,予以阿司匹缓释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抗血小板及改善脑代谢等药物、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及时对症支持治疗。那几天,她每天都会到老人床前,轻声询问他的感受,仔细观察他的病情变化。终于,经过精心的治疗后,老人的肢体无力症状有所缓解,王医生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可谁也没想到,刚闯过脑梗这一关,老人因间断饮水呛咳,肺炎又加重了。这一次,细菌性肺炎合并了真菌性肺炎,脓毒血症,病情复杂而凶险。王瑾瑾医生看着检查报告,神情凝重。她告诉家属,老人的肺部因吸入异物感染严重,必须下胃管避免反复感染及进行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

然而,家属一听要在老人身上插管子,顿时红了眼眶,连连摇头。“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受这种罪吗?”家属的声音颤抖着,满是心疼和不忍。王医生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她更清楚,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老人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她耐心地解释,语气温柔却坚定:“胃管是为了救他的命,我们会尽量减少他的痛苦。”经过反复沟通,家属终于含泪点头,同意了治疗方案。

胃管置入后,老人的病情一度有所好转,但治疗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由于肺炎的持续侵袭,老人开始连续高烧,体温居高不下,整整20余天,他虚弱地躺在床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王瑾瑾医生每天都会来到他的床前,查看他的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以及大小便情况。她知道,老人年事已高,重度感染,身体底子差,普通的抗生素已经难以控制病情。于是,她果断调整了治疗方案,用上了最高级别的抗生素。那段时间,她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病房,时刻关注着老人的病情变化。终于,在药物的治疗作用下,老人的体温逐渐降了下来,高烧退了,病情也终于稳定了。

每一次病情反复,都像一场无声的战斗;每一次转危为安,都让人倍感欣慰。王瑾瑾医生用她的专业和耐心,守护着这位老人的生命,也温暖了家属的心。而老人,也在一次次的磨难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在老年医学科,像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王瑾瑾医生和她的同事们,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守护着每一位老年患者的健康与尊严。他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患者和家属的依靠和希望。他们的医路仁心,映照出最美的芳华;他们的默默守护,点亮出最美“夕阳红”。

“老年人是一个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保障,帮助他们维持和提高生活质量,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谈及为何选择老年医学科,王瑾瑾微笑着表示,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