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5·12防灾减灾日---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时间:2021-05-08
【字体:
手机阅读

5·12防灾减灾日

---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2021512日是全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58-14日为防灾减灾周。今年的宣传主题“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护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增强公众的避灾自救意识,掌握避灾自救互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避灾自救互救能力,可以减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文本框: 台 风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0915_bfbe39aea4ee4b479704e054c9b6992f.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检查电路,关好并加固门窗。

  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

  在外遭遇风灾,应伏下身,降低重心,尽快进入房间或寻找坚固遮蔽物等避风地躲避。

  驾车途中遭遇风灾,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空旷地带遭遇风灾,可以几人抱团蹲下。

  在水面上(如游泳) 遭遇风灾,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文本框: 洪  涝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0710_f7fc00ed85d248abb5347841d7eae86f.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文本框: 注意洪水袭来,迅速向高地 、楼房等高处转移暂避。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

  平房应准备沙袋防置门口,防止洪水灌入。

  如果不幸被卷入到洪水中,一定要抓住固定的或者有浮力的东西。

   设法在固定处救助被溺者 ,向其抛救生圈 、绳索、泡沫、塑料、木板、或将树干、树枝抛过去。溺水者被救出后,应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一是通畅呼吸道;二是倒水;三是心肺复苏。

  如果车辆在洪水中出现熄火现象,或不幸陷入水中,应果断弃车立即逃生。

  不要企图穿越被水淹没的公路,防止车陷水中难以逃离。

  洪涝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阀门。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应绕开积水较深的地方,避开路边的雨篦子和有旋涡的地方。

  在洪水中被困,可利用通讯设备或使用哨子、色彩鲜艳的衣物等发出信号等待救援。

u=1584787092,563600933&fm=26&fmt=auto&gp=0.webp.jpg
 

 

 

 

 


                                                                  

文本框: 地震
 

 

 

 

 

 


  文本框: 注意高楼逃生

观察自身环境,了解逃生通道,第一时间躲避。可选择承重墙多的厨房、卫生间。背靠承重墙、蹲坐。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贸然跳楼逃生。

  平房逃生

头顶保护物立即逃出房间,不要躲在外墙外侧,如果来不及跑,就躲在结实的桌子底下、床旁,尽量利用棉被、枕头等保护头部。

  室外避震

注意保护头部、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远离易坍塌、倾倒的危险物。(烟囱、水塔、高大树木、立交桥,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躲开高压线杆、路灯、广告牌、危房、围墙等危险物)。

  交通工具避震

驾车途中遇到地震,应减速停车,行驶在坡道上,禁止急刹车,汽车停稳后迅速抱头下车离开躲避。拉上手刹,最好不要锁车,利于清障。

  互救要领

挖掘被埋人员时,应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塌陷对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先使被埋者露出头部,清除其口鼻中的灰尘,使其呼吸通畅。当被埋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硬拉,应继续扒救,待其身体全部露出后再抬起。

                                                                      

  被困屋内

关掉大火与自己之间的所有门窗,

用衣物或者破布将门缝全部塞紧,打开

打开不通火道的窗户并站在床边,

大声呼救。

  人身着火

应快速在地上滚动,直至火灭,注意不要滚落到旁边有可能损伤自己的地方。旁人想法用地毯、毛毯等衣物将其裹住,裹得越严越好。拨打急救中心电话,送往医院。

  互救要领

为头脑清醒的人指明逃生的道路或引导其安全逃生。无法行动人员,可自己滚至墙边,这样便于补救人员搜索。救护人员可使背、双人抬、抱的方式将其救出。

可用绳索、床单等物件,通过被救者腋下将其牢牢捆住,并从窗口慢慢吊下楼去。

  注意切记贪婪钱财,应立即逃生。在浓烟中直立呼叫、大哭、逃跑、这样很快就会被烟呛到。 

  滑坡发生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离。

  遇到泥石流,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泥石流现场救援非常困难,地震的逃生与救援方法在泥石流中毫无用处。

  寻找被埋受灾人员,应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

  提前搬迁到安全场地是防御滑坡灾害的最佳方法。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救助人还是被救助人都要保持冷静,不同的危险也有不同的急救要点。

1.心肺复苏法

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

停跳。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得当,极易产生不良后果。此时,运用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病人至关重要。

应急要点

●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采取口对口施救时,如病人口中有异物要先清除,开放气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其下颏托起,使其头部后仰;压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当看到病人的胸廓扩张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的口唇,松开捏紧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再施二次吹气。每次吹气时间:成人为2秒钟儿童为11.5秒钟。

●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者以靠近病人的下肢手(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缘自下而上移动至肋缘交会处(剑突),伸出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手掌根置于此两指旁,再以定位手叠放于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贴腕跷指,手指跷起勿压胸肋,以髋关节为轴用力,肘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手掌下压深度为3.54.5厘米,每分钟约做100次。

●胸外心脏按压法与人工呼吸法应交替进行,比例为:单人进行复苏30:2也就是说,心脏按压30,吹气2,反复做;双人进行复苏30:2,也就是说,一人做30次心脏按压,另一人吹气2,反复做。

提示

●心跳骤停时间不长时(34分钟内)可进行心肺复苏法。

●实施心肺复苏法时,应将病人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只用掌根部,手指不要压病人胸肋,

免造成肋骨骨折。

●有条件时,最好请专业人员操作。

●施救者在体力允许条件下,应连续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法,尽量不要停止,直到病人恢复呼吸、脉搏,或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2.猝死

人在正常工作、生活或运动时,突然昏倒在地,意识丧失,面色

死灰,脉搏消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放大,这种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叫“猝死”。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

应急要点

立即就地将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施救者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病人喉部气管正中部位,对男病人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施救者自身方向滑移2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部动脉,检查有无搏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不要压迫气管。

提示

千万不能随意搬动病人。运送病人必须使用急救车,不要用出

租车或其他车辆。

3.骨折

骨折会影响到伤处附近的软组织,导致肿胀、出血;断骨还会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内脏及肌肉。

应急要点

●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并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如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另一健肢。

●应垫高伤肢,减轻肿胀。

●如伤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伤肢轻沿骨骼轴心拉直,若牵引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

●完成包扎后,如伤者出现伤肢麻痹或脉搏消失等情况,应立即松解绷带。

●如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固定。

●如伤口中已嵌入异物,不要拔除。可在异物两旁加上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并将受伤部位抬高,在异物周围用绷带包扎。千万注意不要将异物压入伤口,造成更大伤害。

●拨打急救电话。

提示

●千万注意救助动作,不要加重伤者损伤。

●注意灭菌消毒,不要使伤口感染或导致破伤风。

●发生骨折的原因很多,救治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应将病人及时送往医院,由专业人员救治。

 

 

    供稿:感控科·疾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