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从“美味”到危险,急性胰腺炎如何找上门
时间:2025-02-17
【字体:
手机阅读

“民以食为天”,节假日是家人、亲朋好友团聚的机会,但“祸从口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暴饮暴食,容易导致一系列“麻烦的”消化道疾病,重则危及生命。其中,急性胰腺炎是住院患者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胰腺有什么功能

我们人体进食时候,胰腺开始加速工作,生产胰液,通过特定的管道,进入小肠,帮助消化食物。胰液里面含有较多的消化酶等,分别能够消化糖、蛋白、脂肪,这是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胰腺内分泌功能主要是调节血糖,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这些激素可以进入血液,调节人体的内分泌代谢。

急性胰腺炎如何发生

胰腺产生的胰液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类似“腐蚀”特性。在正常的情况下,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在胰腺中为蛋白酶原的存在,即还是“原来”状态,还未被激活,还没有“腐蚀性”,在进入肠道后才被激活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开始工作。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就是胰蛋白酶原被提前激活了,导致自己“腐蚀”了自己,甚至腹腔内胰腺周围的器官,非常危险。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表现呢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表现,常在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发生,常伴有腹胀。腹痛位置常位于中上腹部,可偏左或偏右,呈持续性,钝痛、刀割痛、绞痛均有可能,程度从轻到重。可向腰背部放射,同时也可放射至左肩,弯腰减轻,进食加重。重症者腹痛加重迅猛,并会出现腹部膨隆明显,肚子变得又硬又大。值得注意的是,年老体弱者可无腹痛或程度轻微,但病情也可以很严重,甚至致死风险更高。

急性胰腺炎成因及好发人群

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和酒精性作为我国排名前三位的急性胰腺炎病因,有胆囊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长期饮酒等病史和情况的人群发作腹痛时也应注意是否发作急性胰腺炎,既往发作过胰腺炎的患者更加当心是否复发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在家如何急救

若怀疑发作急性胰腺炎,在家的主要措施是禁饮食、禁饮水,安静卧床,若口干难耐,只能用清水漱口或湿润嘴唇和口腔。但这些只是在家暂时的办法,应立即就医,甚至危急情况应呼叫120救护车予以急救。

急性胰腺炎在72小时内可发展迅猛,约有20%的轻型急性胰腺炎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而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20%,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窗救治难度将明显升高。因此当出现急性胰腺炎症状,并有加重趋势,甚至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精神烦躁或意识模糊,应及时急诊就医。值得一提的是,若患者既往有上述基础疾病,出现症状时应多加重视,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平时应该注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多的高脂、不易消化的食物摄入。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

此外,若有胆道结石、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按时正确服药,定期复查,若出现无法缓解的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