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在2025—2027 年,其主题被定为“因独特而团结”,这一主题着重提高人们对癌症患者独特需求的认识,呼吁大家团结一致,用最适宜的方式帮助他们管理癌症。
认识癌症:不只是 “绝症” 的阴霾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癌症的定义是,它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也被叫做恶性肿瘤和赘生物。从本质上讲,癌症是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的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逐步发展到恶性肿瘤 。其一个决定性特征是异常细胞快速生成,这些细胞会超越正常边界生长,进而侵袭身体的临近部位,甚至扩散到其它器官,广泛转移正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过,如今癌症已不再是绝对的 “不治之症”,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很多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探寻诱因:生活细节中的 “隐藏杀手”
癌症的发生绝非偶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1:生活习惯类
吸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人群研究证实,吸烟直接导致了22%的癌症死亡 ,像肺癌、食管癌、喉癌等多种癌症都与之相关。
肥胖也不容忽视,每年全球约48万例的新发癌症可归因于超重和肥胖 ,肥胖会显著增加患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风险。
另外,大量饮酒是许多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不健康的膳食结构,比如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蔬果的饮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高盐饮食、多吃烧烤和腌制类食物会增加胃癌的风险;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则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02:环境因素类
紫外线和电离辐射,化学因素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黄曲霉毒素、砷,以及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这些都是潜在的致癌环境因素。例如,乙肝病毒和肝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宫颈癌、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等都存在关联。
03:其他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修复机制在有效性上逐渐走下坡路,癌症发病率也会显著升高。同时,长期的压力也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许多胃肠道肿瘤正是由慢性炎症、溃疡、息肉等病变发展而来。
身体预警:危险信号早知道
0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0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03、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如哽咽感、疼痛等;
04、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05、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06、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07、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08、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09、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抗癌行动:从生活点滴开始
0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做到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02、关注致癌因素
虽然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病毒是会传染的,所以要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
03、远离致癌物
像甲醛、黄曲霉毒、亚硝酸盐等都是明确的致癌物,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
04、接种疫苗
HPV 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口咽癌等多种癌症 ,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从而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建议尽早及时接种。
05、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预防和抗击癌症的良药,患者身边的亲人朋友也要给予关爱,协同抗癌。
06、个体化防癌体检
根据个体遗传史、疾病史、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这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07、警惕早期症状
一旦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拖延。
癌症防控:了解三级预防
01、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采取措施消除致癌因素,包括控烟、合理膳食、节制饮酒、消除职业性危害、控制感染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
02、二级预防
三早预防,主要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关注癌症早期症状,筛查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促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03、三级预防
针对癌症患者,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促进康复等,如三阶梯止痛、临终关怀等。国际癌症防控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规范治疗等措施,对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在世界抗癌日
让我们关注癌症问题
从自身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
为癌症患者加油
共同抗击癌症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